• 106号, 巴西班让路, 新加坡 118534

第一本新加坡潮人善堂研究

11/12/2017

许多人也许不知道什么是“蓝十”,甚至闻所未闻。

浓厚历史与社会意义

“蓝十”其实有其浓厚历史 背景与社会意义。1942年,日 本军占领新加坡后,物质贫乏, 医药卫生设备不足,因为老弱、 残疾、饥饿、病亡者不计其数, 贫民死后无人收殓。在日军军阀 统治下,几乎所有民间社团都被 禁一切活动,但作为慈善机构的 善堂得以继续运作。

潮人善堂的服务对象原本大 多数都是与之有血缘或地缘关系 的潮人社群,但由于当时环境的 需要,新加坡的善堂于是联合起 来组成“新加坡中华善堂蓝十济总会”,简称“蓝十总会”,采用“蓝十字”为会徽。负起救 伤恤贫的社会救援任务,为各族 居民施医赠药、收尸义殓。

中华善堂蓝十救济总会近日 出版了至今第一本专门研究本地 潮人善堂的著作《蓝十春秋:新 加坡潮人善堂考》,作者为新加 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中 文系副教授李志贤。

根据原始第一手资料研究

《蓝十春秋:新加坡潮人善 堂考》为研究新加坡潮人善堂的 传播,潮人的民间信仰、习俗、 早期新加坡移民社会与慈善活动 等等方面,都增添了新的研究成 果。

作者李志贤说:“大峰祖师 信仰与善堂是潮人独特的一种文 化与社会资源,是由早期从中国 潮州地区移民至东南亚各地的潮 州人,在定居地传播和发扬光大的。中国的潮人善堂已经有丰富 的研究成果,也有学者对泰国、 马来西亚的潮人善堂展开研究。 但新加坡的善堂,之前没有人专 门研究。

李志贤说,这本书主要根据 原始的第一手资料,如各善堂会 议记录,档案文献、历史照片、 访谈记录、口述历史、田野调 查、参与观察以及新闻报道等, 对新加坡潮人善堂的历史与发展 历程,作深入与多层面的考据, 故此书的原创度较强,是一本言 之有据,考证确凿,严守学术规 范的学术专著。

质疑传说提出新观点

李志贤说:“作为一个历史 学者,以批判思维,追求历史的 真实是我的目标和专业精神,这 一点,在这本书里有所体现。

《蓝十春秋:新加坡潮人善 堂考》也对一些口耳相传,以至 以讹传讹的说法质疑,提出许多 新观点。

本书也提出新加坡潮人善堂 目前一些被忽略的问题和未来的 挑战,认为新加坡潮人善堂要长 远传承下去,必须要平衡发展慈 善事业与宗教仪式这两个层面, 并以此维持和扩大现有的跨域善 堂网络,只是提供福利工作与社区服务的单一途径,并不足以长 期有效促进民众对善堂的重视。 必须加强民众对善堂宗教仪式中 的内涵与精神的认识,加强他们 对善堂文化的认同,潮人善堂才 能经得起长远的考验。也能在现 代社会中,继续作为潮人的一种 独特的,结合宗教信仰与慈善事 业的民间组织,使自己不会在目 前的大环境中被边缘化。

李志贤说:“如何将学术研 究成果与学术界以外的各界人士 分享,是我一直关注的问题。这 个研究课题的素材取之于社会, 所以研究成果也须用之于社会, 才能凸显其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。我一直相信做学术不是在象 牙塔里,也不应该只关心研究成 果的学术价值,还要关心其社会 意义,尤其是人文学科社会科 学。”

English  |   中文